会员名   密码  登录 新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  |  收藏本站
企业动态  防水在线  热点视频  防水杂志  屋面在线  专题视频  屋面专刊  行业资讯  密封专刊  管理法规  发布子网站 
协会活动  会展培训  刊社信息  人物访谈  视频中心  标准规范  热点关注  调查  海外动态  相关行业 

种植屋面

返回首页 >> 新闻  >  种植屋面  >  命运各不相同的“空中花园”,折射出屋顶绿化尚需更多的“顶层设计”
  《京华日报》记者梳理近年报道发现,北京居民在屋顶私建“空中花园”的行为屡遭曝光,外界评论也不一而足。赞同者称有益绿化,反对者则担心破坏承重和防水
  “空中花园”屡遭曝光,命运各不相同
  因网帖和微信的盛传,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高大叔打造的“空中花园”引发社会关注(本号曾于9月30日对此进行推送报道,标题为:360°解析68岁北京大叔打造的5层空中花园)。对此,东城区城管执法局近日表示,因楼顶没有建筑物,高大叔的“空中花园”不能认定为违建,城管无法进行查处。
  同样在北京,2013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济山庄业主张必清在楼顶违建的空中花园,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假山、阳光房、水塘、长廊一样俱全,俨然一座“空中别墅”。事后,海淀区城管部门认定为“违章建筑”,该“空中花园”也被称为“最牛违建”。
  记者梳理近年报道发现,居民在屋顶私建“空中花园”的行为屡遭曝光,外界评论不一而足。赞同者称有益绿化,反对者则担心破坏承重和防水。对此,北京屋顶绿化协会前会长谭天鹰说,北京的屋顶绿化工作,早在10年前就已展开。但因住宅楼权属复杂、责任难明,这些“空中花园”的命运却各不相同。
  屋顶绿化到底是否可行?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科实设计所所长韩丽莉说,北京的屋顶绿化工作,早在10年前就已展开。2004年,为治理大气环境污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开始对屋顶绿化项目进行课题研究。次年,北京市质监局发布了《屋顶绿化规范》,对屋顶绿化做出详尽分类。从技术上看,屋顶绿化工作完全可以实行。201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市空间立体绿化建设工作的意见》(业内称为“29号文”)发布,进一步推动了屋顶绿化工作。
  韩丽莉说,文件只针对公共机构所属建筑而言,且做出“层数少于12层”、“高度低于40米”等规定。该文件并不包括住宅楼的屋顶绿化问题。
  屋顶绿化有哪些好处?
  韩丽莉表示,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实施屋顶绿化会对建筑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北京现有建筑中,平屋顶约有7000公顷。若将这些屋顶夏季增加的热量和冬季散失的热量,都通过空调来平衡温度,每天能耗达5000万元。若将这些屋顶30%用来绿化,每天可节约能耗1500万元。
  至于饱受诟病的“漏水问题”,韩丽莉指出,真正技术上达标的屋顶绿化,反而会对建筑结构和防水起保护作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此外,屋顶绿化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29号文”为何不包括住宅楼?
  北京屋顶绿化协会前会长谭天鹰说,想真正实现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将住宅楼纳入范围非常重要。但是相比于公共建筑,住宅楼的情况要复杂得多。首先是住宅楼权属复杂,不如公共机构产权明晰。住宅楼业主数量较多,屋顶属于公共空间。若想在屋顶从事绿化活动,首先应征得全体业主和小区物业的同意。即使征得同意,由于责任主体较为复杂,在绿化实施以后,其后续的养护工作也难以保证。
  此外,“住宅楼由于单体建筑面积较小、楼层高、养护条件弱等因素,生态效应很难集中连片,较公共建筑实施屋顶绿化的生态效益要弱一些。”韩丽莉表示,现有实施屋顶绿化的机构,多是学校、医院、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
  北京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也称,住宅楼多为坡屋顶,承重、墙体设计等情况各不相同,盲目从事屋顶绿化工作,很可能影响房屋安全。“我们正稳步推进住宅楼屋顶绿化工作。特别是在一些房地产项目建设之初,会倡导开发商在设计时将屋顶绿化考虑进去,这样更易操作。
  屋顶绿化难在何处?
  韩丽莉说,目前,屋顶绿化尚未纳入城市绿地系统,无法享受来自财政的养护经费,致使屋顶绿化工作仍停留在“重建设轻养护”的阶段。“有人愿意做,会养护得很好,但也有人不够重视,建好后就荒废了。”
  韩丽莉指出,按照程序,公共建筑要实施屋顶绿化,园林部门要对其荷载、防水等情况进行调研,采取相应的安全检测,才能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待方案通过评审,才能施工。至于后续养护,绿化部门只能负责一年,“一年后只能听天由命”。
  此外,屋顶绿化工作至今仍缺乏能协调多部门联合工作的机制。尽管“29号文”曾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园林绿化局等部门和各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但截至目前,该联席会议仍未成立。
  【屋顶绿化的好处毋庸置疑,大力推广屋顶绿化也已成共识,但如何解决本文中专家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尚需有关部门进一步探讨和进行更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
                       (hiri 摘编自《京华日报》)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  |  投稿

客服热线:0512-65331374-815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61076038
《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4226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