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名   密码  登录 新会员注册 会员中心
首页  |  收藏本站
企业动态  防水在线  热点视频  防水杂志  屋面在线  专题视频  屋面专刊  行业资讯  密封专刊  管理法规  发布子网站 
协会活动  会展培训  刊社信息  人物访谈  视频中心  标准规范  热点关注  调查  海外动态  相关行业 

光伏屋面

返回首页 >> 新闻  >  光伏屋面  >  中国众多光伏企业已被逼到生死关头

光伏生死录(上):“危”难关头

     去年10月美国“双反”硝烟尚未平息,如今欧盟又紧随其后向中国发起“双反”调查。中国众多光伏企业已被逼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
    欧盟“双反”法案一旦成立,将有大批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局。为规避被彻底覆灭的风险,以英利绿色能源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已提前开始布局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
 
三成企业倒闭
    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欧盟“双反”法案一旦成立,将导致超过30%的中国光伏企业倒闭。光伏贸易产生的直接损失将高达200亿美元,同时还会有30万人失业。
    造成这严重后果的根源,是我国的光伏企业过分依赖海外市场的畸形化产业结构。一旦供需失衡,整个产业便备受打击。尤其是那些大而全、粗放型经营的企业,被淘汰的速度将会更快。
    深圳市大族光伏科技公司总经理王俊朝断言,一些资金链出现问题的大型企业,反而往往抗压能力较弱,甚至有可能是最先出现不支的企业。
    “面对欧盟双反的重创,中小型企业可以自由选择暂时停产,等到供需矛盾缓和,价格合理之后重新生产,也只有这样,才可能侥幸逃过一劫。”王俊朝强调。
    但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现状则显得更为严峻一些。他们一旦停产,就意味着企业即将死亡,因为银行、基金等最具敏感的金融类公司,都会在大企业停产后第一时间去收贷,出现“墙倒众人推”的景象,并非不可预见。所以,这些大型企业哪怕亏损,也不会选择停产之路,而一定是选择死扛到底。
    所以,能够最终存活下来的企业,应该是管理跟得上规模、技术和经济实力都较强的企业。
    中山大学太阳能研究院院长沈辉估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之间,会有很大一批企业面临倒闭危机。“这次欧盟的‘双反’将比早前美国对我们的‘双反    ‘ 更严重, 其’ 双反‘ 的范围包括硅片、电池和组件等产品,几乎涵盖了整个光伏产业链。相比一些拥有终端市场的中小型企业和综合型企业,规模较大且只有光伏单一型产品的企业,更是会首当其冲。”
    事实上,不但中国光伏产业难以承受惩罚性关税,欧盟整个光伏产业链也不能幸免。
    5月24日,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的新闻发言人公开提出了反对意见,并称此次双反会损害欧洲光伏产业界的整体利益,惩罚性关税将导致欧洲失去至少20万个就业岗位。
    欧盟成员国6月6日对华光伏征税的“投票”(实为立场声明,非正式投票)结果显示:27个成员国中,18国反对,4国支持,5国弃权。尽管,依据欧盟法律,成员国的意见在初裁阶段不能左右欧盟的决定,但成员国的态度已经很明朗。
 
拓展新兴市场
    虽然未来的一切尚是未知数,但是中国的光伏企业却早已做好最坏的打算,将欧洲预期出货量大幅降低,并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
    “在去年10月美国确定双反后,国内一些企业就担心欧盟也会紧跟美国的步伐,继续对中国发起双反,所以他们都提前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沈辉说。
    拓展新兴市场成为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海外建厂和海外贴牌不仅可以规避“双反”的影响,同时由于税率普遍上调,也为真正具备技术、品牌和产能实力的厂商,提供了扩大优势地位和市场份额的良好机会。
    事实上,2011年,中国向欧盟出口的光伏组件占中国光伏制造总量的70%;到2012年的时候,欧盟市场占到中国光伏产业50%左右的出货量;2013年预计将降低到30%。
    以晶科能源为例,他们早在一年前的双反话题刚起时,就开始积极布局新兴市场,并预计今年在欧洲的出货量将从去年的50%左右下降到20%。如今晶科能源在南非、印度、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都已收获了多个项目。
    得益于亚太市场业务的开拓,特别是日本市场,光伏龙头晶澳太阳能(NASDAQ.JASO)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好于预期: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4.7%。而在去年
四季度,公司净亏损达5.82亿元。
    此外,英利绿色能源(NYSE:YGE)为了反击欧盟和美国的反倾销税,正在考虑在这两个地区外包组件生产以及缔结合资制造合作伙伴关系的可能性。在今年一季度,英利绿色能源的中国、美国和日本市场取得较好的成绩,三地出货量分别占总销售量为20%、14%和13%。
    阿特斯太阳能(NASDAQ.CSIQ)也是将市场分散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公司今年一季度,在美国、印度、日本和其他海外市场的表现,与其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平分秋色,各占其20%左右的出口份额,大大降低了依赖单一性市场所产生的风险。
    国内权威光伏市场研究机构Solarzoom观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光伏市场的需求出现了明显回升。中国主要生产光伏组件的企业出口市场逐渐呈现出分散趋势,市场的多元化可有效地规避欧盟“双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过在王俊朝看来,开拓新兴市场这种求生之路仍属救急之策,其他海外新兴市场的需求,短期内并不能完全代替欧洲市场,“这是因为新兴市场还在初级发展阶段,其需求量有限,而且还会造成中国实体经济外移。”
 
光伏生死录(下):“机”不可失
 
    正如多数光伏企业所期待的,面对危机,政府应该出面挽救一把。当然,目前光伏最需要的既非是钱,也不是地,而是良好的落地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至于企业最终会否起死回生,也只能交给市场作裁决。
    事实上,我国光伏产业在面临欧美“双反”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国内光伏市场难得的机遇。换句话说,借“双反”之风不仅可顺势推开国内市场,也能促使光伏产业整合与升级。
 
加速产业整合
    欧盟的“双反”政策,让众多光伏企业陷入危机的同时,也倒逼国内整个光伏产业加速结构化调整和产业升级。这才是此次“双反”风波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收获,也是光伏企业自身路径反思与竞争力再造的一个最佳时机。
    “‘双反’带来光伏产业结构化调整将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种调整有利也有弊。”业内资深人士刘昶在接受《新产业》采访时解释,“最残酷的结果是有一大批企业将被淘汰,尤其是那些市场较单一、本土化战略差的企业。但同时也加速了国内光伏企业的产业化调整,使光伏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长远看来,中国光伏企业做好内功才是关键,也只有如此,才能凭借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拼出一条血路。
    纵观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史,短短数年间的飞速发展令人瞠目。然而95%以上的产品要靠国外市场消化的事实,很难改变。
    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市场好时,“快钱”来得容易,而一旦转冷,这种内外失衡的产业格局便一戳即倒。显然,中国光伏产业之危的根源不在于“双反”,它只是让危机提前而已。
    只有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加快产业整合和升级,才能真正摆脱核心技术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产业链困境。
    “企业只有形成独有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立足于欧美市场,只有我国市场应用的大门被打开,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忧患才能消除。”对于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王俊朝充满了信心。
    他指出,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为35吉瓦,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的装机容量还不超过10吉瓦,这意味着未来两到三年,我国每年需增加10吉瓦的装机容量,发展空间巨大。
    欧洲去年的装机容量仅为7吉瓦。如果真能够按照计划执行,同时国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和上网电价补贴政策能够真正落地,国内市场在近两年就能够起来,远超过欧洲市场规模。
    王俊朝还进一步解释,之前的大部分光伏企业只是盲目地扩大产能,并不重视市场和应用,但是从一个健康的产业发展来看,这种模式应该颠覆过来,产能和市场应该是配套的。企业只有挺过这个阵痛期,才会有发展的机会和希望。
 
依赖政策落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企业自身要练就内功外,国内光伏政策大力推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政策能否落实到位、何时落实到位,同样是个大的前提。”
    自去年美国对中国光伏组件征收高额“双反”关税后,中国政府便开始加快国内市场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尤其是分布式发电已被看做国内光伏企业的“救命稻草”。
    今年年初,为了配合国家的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国家电网[微博]公司和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与《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征询意见稿)》
    把此前每千瓦时1元的标杆电价,按资源分成4个区域分别下调为0.75元、0.85元、0.95元和1.00元。分布式发电仅补贴自发自用部分,额度为每千瓦时0.35元,并入电网的部分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进行收购。
    令人意外的是,上述出台的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实,仍然停留在意见稿的层面。
    “现在的政策太宏观、无细则,地方政府执行时无据可依,无前例可参考,就很难落实,所以审批也难以及时。”谈话中,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秘书长王月海显得颇为担忧。
    王月海还向记者透露:“目前这一政策还没有后续消息,具体的补贴电价、补贴的年限和结算的方式等都还不确定。所以还是希望政府能够出面救市,能尽快将之前已经发布的政策具体化,除此之外,还要有新的政策突破。”
    事实上,在光伏产业发展前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政府也出台了诸多落地政策,以扶持光伏产业稳定发展。
                               (摘编)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  |  投稿

客服热线:0512-65331374-815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61076038
《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42268号-3